•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37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店简] 【醉解老子】季子:可能是唯一被老子推崇过的圣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0 1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道法自然 于 2014-9-5 15:38 编辑

    据最新考古发现,通行版《老子》第19章中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一句,在郭店楚简本《老子》里被“绝伪弃虑,则民复季子”所替代。

      我们先抛开“绝伪弃虑”不谈🔜,来看看句中的“季子“一词应该如何解释呢?是不是就是延陵季子呢?

      通过阅读大量研究老子的专家学者文献资料,笔者很少见有学者提到这种解释,大多学者比较认同的是季旭升教授在《读郭店楚简札记》的解释,《读郭店楚简札记》中说:“《说文》👩🏽‍🌾:‘季,少称也👨🏿。从子稚省,稚亦声。’《老子》常以婴儿比喻原始浑朴的美德,今本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二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郭店》本章的‘季子’🤘,犹言婴儿,也是指道德纯朴的本质𓀁。” 楚简《老子》主张通过“绝伪弃虑”,抛弃一切过度的思虑和对人性的异化,使“民复季子”,重新回到人的原始的朴素的状态😏。

      当然👩🏼‍🌾, 上面的解释也尚能圆其说,笔者也曾经看到有人提出异议说:“季”字的意思是“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是最小的儿子之意”,并且由此推测,“季子”之意应该是“季历”。季历是周太王的最小的儿子,是文王姬昌的父亲🧝🏿‍♀️👷🏿‍♂️。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小儿子叫季历。季历的妻子太任生了姬昌👫,有圣明之兆➙。太王说:“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姬昌吧?”长子太伯和次子虞仲知道太王想立季历为王🚌,以便将来能传位于姬昌,所以两人便逃亡到了荆蛮,建立了吴国!上文中老子所言的季子🙆‍♂️,若是“季历”,似有不妥🫲🏽, 因为从上面的文字中,我们看周太公之所以叫小儿子季历接自己的班😧,并不是因为季历的能力和德行🥈,他更看好的季历的儿子姬昌。或者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孙子姬昌,太王才把王位传给小儿子季历。另外4️⃣,若论德行和能力来说🥅,太王的大儿子太伯不一定不如季历🛶。据记载🎗👃:“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听从父命🏇🏼,把王位让给三弟季历后携二弟一路向东, 泰伯的高风亮节感动了荆蛮,“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 太伯被后来的孔子赞美为“至德”之人🧑🏿‍🚒。

      那么🥑,若不是季历,那么是不是太伯的子孙后来的季扎呢?季札🫸,姬姓,吴氏。名札,号公子札♏️、吴札、吴季子➙😮‍💨、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生于公元前576年(周简王十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公元前485年(周敬王十年)农历四月十三日逝世🅿️,享年92岁。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吴太伯世家列为三十世家之第一世家5️⃣,《史记•吴太伯世家》全文4400余字,记述约公元前12世纪岐周古公亶父始,到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止的吴国史事🔃。其中对季札的记述约1600余字,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多。司马迁在该文篇末处的“史评”中,盛赞季札的仁心、慕义、睿智、博识等君子之德。而对季历的德行却鲜有记载。

      相传季札为避王位而三次让国,“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其德行操守为历代名家所称颂📬。孔子也以“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来高度评价他。

      季札的祖先太伯建立吴国,历经数代后,寿梦继承了吴国王位。寿梦的四个儿子当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给他👟👫。季札的兄长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季札的德行才干,最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哥哥。 哥哥诸樊觉得自己的德能,远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国的重任托付给他💂🏻‍♂️,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他说:曹国之人想拥立贤能的子臧为国君,来取代无德的曹王,但被子臧所拒绝✍️。为了坚守臣民应有的忠义🧑🏿‍🦲,并打消国人拥立的念头,子臧离开曹国👖,奔走到了宋,使曹国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执政👩🏿。子臧谦恭无争的美德,被人们赞美为能守节的盛德之人♧。前贤的殷鉴历历在心🚗,国君的尊位🤳🏿,哪里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虽然我无德𓀃,但祈求追比贤圣,则是念念在心啊。

      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他们如同众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成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才彻底打消了吴人的这个念头。

      吴王诸樊一直到过世之前,都还念念不忘弟弟✒️。他留下遗训🤦🏼‍♀️,让后人将王位依次传给几位弟弟,这样最终就能传到幼弟季札的手里🫅🏼,以满先王寿梦生前的遗愿🙍‍♂️。继位的吴王夷昧临终前,要把王位传给季札🚶‍♂️,但被季札再一次拒绝了。为了表明自己坚定的决心🙇🏿‍♂️,他再度归隐而去。可见季札三让天下,绝不是故作托词𓀖、虚以委蛇,而完全出于其真性情的🙏🏽😱。

      季历和季扎一个是秉父命,弟承兄位;一个是违父命,让国于兄!绝伪弃虑😭,民复于谁呢🙆🏼‍♂️?老子究竟该选哪个呢🚝🚨?

      笔者分析,季札和老子、孔子应该是同时代的人✳️,并且应该年长于老子和孔子👩🏻‍🦰,而吴国又是当时诸侯国中资历最深的、由周朝姬姓子孙开创的国家⚛️,笔者认为作为周朝的史官,老子应该了解季札的📲,并且季札也是恪守周礼的🏩,估计老子也因此非常欣赏他,在老子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难得有季札这样的人出现,老子把季札作为楷模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另外,老子弃周朝史官不做,顾自骑牛西去,季札的处世哲学恰恰贴合了老子的这种隐士情怀,惺惺相惜也在所难免👩🏿‍⚖️。 最后,若用老子自己所述的五千言去剖析季厉和季札两人🧎🏻‍♀️‍➡️,或许更能进一步得到印证😨:季厉有为,在商王朝的支持下🎛,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张军事实力发,成为西方诸侯之长🫧👩🏼‍🦳。最后,却因权重遭忌被商王文丁囚死牢中💂🏿‍♀️,用老子的话来解释,便是“强梁者🧖🏿,不得其死”🪫,这里的“强梁”即指崇尚武力而无大智慧的人🙉; 季札无为,结果被万民拥戴👨🏿‍🔬,不仅活了92岁,还成就了万古圣贤之名,这不正是老子极力所言的“无为而不为”之精奥所在吗🏪?季札并不是真无为,而是他了解他的哥哥诸樊的德能并不在他之下,完全可以为政治国🧂,这从诸樊甘愿“托国相让”中可窥一斑👨🏽‍🏫▶️。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下“绝伪弃虑”这句话。“绝伪弃虑”应该也是互文😲,“伪”和“虑”应放在一起做“伪虑”解,什么是“伪虑”呢?从词性角度来看,“伪”是修饰“虑”的,“伪”是虚假🫰🏽,不真实的意思🦖。虑👩🏻‍🦰,《说文》中的解释是“谋思也”👨🏿‍🔬,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不真实的谋思🙍🏼‍♀️🕢,隐含有阴谋、耍诈之意👩🏻‍🍳!

      《荀子·正名》篇中对伪虑也做过解释:“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大概是说 :“虑”是“心”对“情”的控制与选择。而“伪”则是由“虑”积累并成为的现实🕜。“伪”与“真”想对,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因此不论作何解释,脱离现实的、不切实际的、抑或虚伪的🤌🏻、不可告人念头总归是不好的,本身已经脱离了德、脱离了道,不是圣人所为。

      由此,“绝伪弃虑,则民复季子“一句,我们便可以重新理解为📖:圣人唯有摒弃掉不合乎道的念头🧑‍🌾、不耍阴谋,修德以真𓀇、遵道贵德,百姓才能像拥戴季札那样拥戴你呀!(文。醉清风)
    2#
    发表于 2014-8-14 23:3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14-8-25 15:46 | 只看该作者
    一家之言🕣!
    4#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15:37 | 只看该作者

    据最新考古发现,通行版《老子》第19章中的“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一句,在郭店楚简本《老子》里被“绝伪弃虑👮‍♂️,则民复季子”所替代。

      我们先抛开“绝伪弃虑”不谈🔷💂🏻,来看看句中的“季子“一词应该如何解释呢?是不是就是延陵季子呢?

      通过阅读大量研究老子的专家学者文献资料🌌,笔者很少见有学者提到这种解释🥉,大多学者比较认同的是季旭升教授在《读郭店楚简札记》的解释,《读郭店楚简札记》中说:“《说文》:‘季,少称也👩🏻‍🚒。从子稚省,稚亦声⬛️。’《老子》常以婴儿比喻原始浑朴的美德,今本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二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郭店》本章的‘季子’,犹言婴儿🫡,也是指道德纯朴的本质。” 楚简《老子》主张通过“绝伪弃虑”🥠,抛弃一切过度的思虑和对人性的异化⇒,使“民复季子”💅🏿,重新回到人的原始的朴素的状态。

      当然🔠, 上面的解释也尚能圆其说,笔者也曾经看到有人提出异议说:“季”字的意思是“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是最小的儿子之意”💂🏼‍♂️,并且由此推测🧨,“季子”之意应该是“季历”🧛🏼‍♀️。季历是周太王的最小的儿子😪,是文王姬昌的父亲。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小儿子叫季历。季历的妻子太任生了姬昌,有圣明之兆。太王说:“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姬昌吧?”长子太伯和次子虞仲知道太王想立季历为王,以便将来能传位于姬昌,所以两人便逃亡到了荆蛮,建立了吴国!上文中老子所言的季子,若是“季历”,似有不妥🧑🏿‍🦳👐🏿, 因为从上面的文字中,我们看周太公之所以叫小儿子季历接自己的班,并不是因为季历的能力和德行🧑🏿‍🏫,他更看好的季历的儿子姬昌🍧。或者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孙子姬昌🫲🏻⚾️,太王才把王位传给小儿子季历🌛。另外🙅🏽‍♀️,若论德行和能力来说👨🏻‍🦰,太王的大儿子太伯不一定不如季历。据记载👨‍🦼:“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太伯听从父命🫵🏻,把王位让给三弟季历后携二弟一路向东🤙, 泰伯的高风亮节感动了荆蛮,“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 太伯被后来的孔子赞美为“至德”之人。

      那么,若不是季历,那么是不是太伯的子孙后来的季扎呢?季札,姬姓👎🏼,吴氏。名札,号公子札、吴札、吴季子🤲🏽、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生于公元前576年(周简王十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公元前485年(周敬王十年)农历四月十三日逝世,享年92岁🧙‍♀️。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吴太伯世家列为三十世家之第一世家,《史记•吴太伯世家》全文4400余字,记述约公元前12世纪岐周古公亶父始,到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止的吴国史事。其中对季札的记述约1600余字,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多。司马迁在该文篇末处的“史评”中👨🏻‍🦽,盛赞季札的仁心、慕义、睿智👨🏿‍🍼🎸、博识等君子之德🛜。而对季历的德行却鲜有记载。

      相传季札为避王位而三次让国,“弃其室而耕”常州武进焦溪的舜过山下。其德行操守为历代名家所称颂。孔子也以“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来高度评价他👵🏼。

      季札的祖先太伯建立吴国,历经数代后,寿梦继承了吴国王位。寿梦的四个儿子当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给他。季札的兄长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季札的德行才干📋,最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哥哥。 哥哥诸樊觉得自己的德能,远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国的重任托付给他,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他说:曹国之人想拥立贤能的子臧为国君⬇️,来取代无德的曹王👋🏽,但被子臧所拒绝。为了坚守臣民应有的忠义🈸𓀊,并打消国人拥立的念头,子臧离开曹国🙎🏼‍♂️,奔走到了宋,使曹国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执政。子臧谦恭无争的美德,被人们赞美为能守节的盛德之人。前贤的殷鉴历历在心,国君的尊位,哪里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虽然我无德,但祈求追比贤圣,则是念念在心啊。

      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之人,他们如同众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成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坚定的志节🏍,才彻底打消了吴人的这个念头🩰。

      吴王诸樊一直到过世之前,都还念念不忘弟弟。他留下遗训🚦,让后人将王位依次传给几位弟弟,这样最终就能传到幼弟季札的手里,以满先王寿梦生前的遗愿🧑🏻‍⚖️。继位的吴王夷昧临终前,要把王位传给季札,但被季札再一次拒绝了🌒🥴。为了表明自己坚定的决心🖕🏽,他再度归隐而去。可见季札三让天下,绝不是故作托词、虚以委蛇👨🏿‍🎤,而完全出于其真性情的⛓️‍💥🪺。

      季历和季扎一个是秉父命🧑🏼‍💼,弟承兄位🛳;一个是违父命🍙👨🏿,让国于兄!绝伪弃虑,民复于谁呢?老子究竟该选哪个呢👨🏻‍🍳?

      笔者分析👨🏽‍🦳,季札和老子🏊🏼‍♂️、孔子应该是同时代的人,并且应该年长于老子和孔子,而吴国又是当时诸侯国中资历最深的🧑‍🏫、由周朝姬姓子孙开创的国家🥭,笔者认为作为周朝的史官🤸,老子应该了解季札的🐓,并且季札也是恪守周礼的,估计老子也因此非常欣赏他🐤,在老子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难得有季札这样的人出现,老子把季札作为楷模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另外,老子弃周朝史官不做,顾自骑牛西去👦🏼,季札的处世哲学恰恰贴合了老子的这种隐士情怀,惺惺相惜也在所难免🥝🍆。 最后🏊‍♂️,若用老子自己所述的五千言去剖析季厉和季札两人,或许更能进一步得到印证:季厉有为,在商王朝的支持下,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张军事实力发,成为西方诸侯之长👨‍👨‍👦‍👦。最后,却因权重遭忌被商王文丁囚死牢中,用老子的话来解释👲🏿,便是“强梁者,不得其死”,这里的“强梁”即指崇尚武力而无大智慧的人👨🏼‍💼; 季札无为🌐,结果被万民拥戴🍬,不仅活了92岁👜,还成就了万古圣贤之名,这不正是老子极力所言的“无为而不为”之精奥所在吗?季札并不是真无为,而是他了解他的哥哥诸樊的德能并不在他之下,完全可以为政治国,这从诸樊甘愿“托国相让”中可窥一斑🧑‍💻🎻。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下“绝伪弃虑”这句话。“绝伪弃虑”应该也是互文🔛,“伪”和“虑”应放在一起做“伪虑”解🧂🤹🏼‍♂️,什么是“伪虑”呢?从词性角度来看,“伪”是修饰“虑”的,“伪”是虚假,不真实的意思🧝🏿‍♂️🎉。虑,《说文》中的解释是“谋思也”🍗🧑🏽‍⚖️,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不真实的谋思,隐含有阴谋、耍诈之意🚞🥂!

      《荀子·正名》篇中对伪虑也做过解释:“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大概是说 :“虑”是“心”对“情”的控制与选择。而“伪”则是由“虑”积累并成为的现实。“伪”与“真”想对,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因此不论作何解释🤙🏿,脱离现实的🤦🏻、不切实际的⇾、抑或虚伪的👉、不可告人念头总归是不好的,本身已经脱离了德、脱离了道,不是圣人所为。

      由此,“绝伪弃虑🧑🏽‍🎓,则民复季子“一句🍉,我们便可以重新理解为🔧:圣人唯有摒弃掉不合乎道的念头、不耍阴谋👩🏽‍🏭,修德以真、遵道贵德,百姓才能像拥戴季札那样拥戴你呀!(文🈺🦦。醉清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富达平台网站

    GMT+8, 2025-4-25 17:58 , Processed in 1.0672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