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子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图书馆藏甲骨文书籍提要》文本版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2 | 只看该作者

  138🪹、殷契琐言

  陈邦福著🤦🏻‍♂️。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4月出版,自写石印本,线装🤱,一册🧑‍🎨🤽🏿。

  本书考释甲骨文字、词四十一个:释示壬、示癸、“示癸妾妣甲”、月祭🧎‍♀️‍➡️、璋🤌🏻🤳🏻、芻🚣🏼🔇、豆、姣👩🏽‍🏫、般♾、万受年、老、瞀、步、嬖、稷、栗🫵🏻、祭、谢、勺🌡、为、蚕妇🧗‍♂️、舅、宠、于💙🆓、殉、吉🧑🏻‍🤝‍🧑🏻、用、对💇🏻‍♂️、单👩🏻‍🎓、巫🎠🤷🏼‍♀️、噩💆‍♀️、风、百♨️、千等等。

14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2 | 只看该作者

  139💁🏻‍♀️、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

  周传儒著🏌🏽‍♀️。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9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三十二开本❇️,一册👨🏽。

  全书包括自序、目录🚻、正文及附录🍬。

  正文分八章:第一章,导言;第二章🕵🏽‍♂️,殷墟之由来及其经过;第三章,甲骨文之发现及其印行🔚;第四章,系统的发掘;第五章🏋️‍♂️,文字之研究;第六章😔,殷史之二重证;第七章,新史料之提供;第八章🧺,殷代工艺文化之推测🧑🏿‍🏫。

  附录:甲骨文书目。

  本书多是综合各家文章所述的材料和观点,作者个人的看法并不多😂。如🐂:第二、三⛹️、四章是取材于董作宾的《殷墟沿革》、《甲骨年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安阳发掘报告》第一、二、三册🧚🏽‍♀️🤹🏿‍♀️。第八章取材于徐仲舒的《殷周史料考订大纲》🌱。

14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2 | 只看该作者

  140、殷虚文字记

  唐兰著。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2月北京大学讲义石印本。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油印本,1981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十六开本,一册。

  1981年中华书局的版本,除依照一九三四年石印本重新校对誊写外,还增加了目录,补正、作者致沈兼士的信、说明🏷、引书简称表、后记(唐复年写)。

  本书正文分三十三节,释字七十四个😔。释屯、释秋、释羽、释止、释壴🟩、释祃🎹、释妇、帚、释娄、释中、冲、释良、狼、释保♿、释朝、释习😧、鼓、喜🔪、释角、释卮🐱、释艮📪、释丁等等。

  本书考释文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偏旁分析法来释读甲骨文字🪔。这样认识了一个简单的字👨🏻‍🦽‍➡️🟡,就可以认识以它为偏旁的成组的字。其中如释娄为《说文》之“糧”,即“稻”字☂️,释“奰”为“秋”,就是运用这种方法释字的成功之作👨‍💻,至今此二字的考释仍为大多数学者所采纳。

14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3 | 只看该作者

  141、甲骨学商史编

  朱芳圃编著。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2月中华书印局石印线装,二册。

  第一册包括序列、目录、第一至六章🛀,第二册包括第七至十章😛。各章细目如下💶:

  一、民族:1、殷商民族疑起于东方,2、从古书中推测之殷周民族😚。

  二、世系:I🍲。夒𓀈,2、召,3🚫、土,4、季,5🧜👨🏻‍🚒、王亥👂🏼,6、王恒,7👍🏼、上甲,8🦶🏼、报乙⚄、报丙👩🏻‍🎨、报丁,9、大乙、唐,10、卜丙😚,11🧓🏻、南壬,12🙎🏻‍♂️、沃祖丁,13👋🏿、中己,14、卜壬,15、戋甲,16、祖乙、中宗祖乙,17、沃甲,18、羌甲,19、小乙、后祖乙🧔🏼‍♀️、小祖乙、20、兄辛🐯,21、康丁、康祖丁,22👩‍🦯、文武丁,23、祖某、父某、兄某🫳🏻👳🏻,24、商先王世系,25、世系图🔡🏌🏻。

  三、人物:1🧸、伊尹,2☪️、咸戊,3♎️、梦父🦪,1、师般,5、其他(史官✧、小臣🐲、诸侯)🤾。

  四、都邑(附山川):1、自契至成汤八迁,2💁‍♂️、商🏄🏽‍♂️,3、亳👵🏿,4、耿,5、殷👨‍👨‍👧,6、其他(二十六个地名、山名👨‍❤️‍👨🧓🏽、水名)🧑‍🎄。

  五🌤、方国👩🏿‍🎓:1、邶🥅、庸、卫🛢,2、儿,3、齐,4🪛、雇,5🧜🏼‍♀️💂、攸,6、人方,7、曹,8、虘方,9💿、杞,10😳、晏,11、冀,12👨🏿‍🎤、盂方🐗,13🧑🏿‍💻、季。14、猷,15、介🧑‍🎓,16、蜀,17🧑🏿‍🎄、湔,18、光,19🩱、雀2️⃣,20、亚,21、戊,22、周𓀃,23、井方⛹🏻,24、母🤽‍♂️🐁,25🤜🏼🪥、羌,26👮🏻‍♀️、土方,27、号方,28、儿方。

  六🔐🤿、文化👏:1🐣、律历🚴🏻‍♀️,2、宗教,3、文字🤘🏻,4🪔、宫室🧅🧔🏻‍♀️,5、殷虚文化的物质成分,6🤽🏿🔞、殷周文化之蠡测。

  七🪳、制度🩺:1、婚媾,2🧗🏼‍♂️👩🏼‍🍳、官制,3🫔、祀典😻,4、殷周制度论🫅🏼。

  八、产业:1、渔猎🤾🏼‍♀️,2、牧畜,3、农业,4、工艺🐤🙎🏽‍♀️。

  九、卜法:1、绪论,2、取用,3🦉、种类🈶,4😚、釁燎,5、攻治,6、贞卜,7、事类♈️,8、钻凿,9👩🏻‍🏭、燋灼🏪,10。兆莹。

  十🌸👩🏼‍🎤、附录:1👩‍❤️‍👨、殷虚沿革,2、甲骨年表,3🥷🏻、坑位♞。

  本书是辑录诸家根据甲骨卜辞研究商代历史之著作🙋🏽‍♀️,分类排比而成。有关甲骨文之著作,多散见于杂志中💁🏿‍♀️🤑,搜集不易,读此书可知各家著作的要点🕢,便于初学🥏。但是编者没有注出所辑录著作的篇名及章节,不便读者进一步核对原文🧑‍⚖️。又,本书以录为主,编者的看法很少。

14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3 | 只看该作者

  142、殷虚卜辞讲话

  金祖同著🕵🏻‍♀️。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上海中国书店石印本🍴,线装,一册🤠⛏。

  全书包括文字部分和拓本🍂🙌🏼。

  目次如下:叙言🤍👰🏽‍♂️。1、世系的探讨🤌🏼😝,2🐟、习语的发凡,3、称谓的补充🚃,4⚰️🔈、方国的发现,5🏒、贞人的计数,6、风俗的推阐,7🛌🏽🩰,文字的解析,8、从合祭说到妣乙,9、书体的质疑,10🧗🏼、引证的问题。

  附录:1、帚妫佩拓本,2💼😹、鄣斋所藏甲骨文字,共二十六片,为第一💞、二📎、五期之物,均属小片甲骨🤞。

  这是一本介绍甲骨文的通俗读物,可供初学者参考。但是,其中错误也不少,如:释“上甲”为“阳甲”,释“岳”为“昭明”,释“娥”为“昌若”,谓昭明、相土、昌若等都是殷民族社会演变的阶段🧙🏼‍♂️,并非人名等👨🏿‍🏭。

14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3 | 只看该作者

  143、古文字学导论

  唐兰著。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北京大学讲义本🦙。又🕴,1957年4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印🚵🏿,十六开本,一册♗;1963年🖕🏼,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据1935年原稿影印(加图、加跋);1981年1月济南齐鲁书社影印本,三十二开👩🏻‍⚕️,一册🧙🏻。

  全书包括自序、引言和上🧎🏻‍➡️、下编各章节。

  上编🧑🏿‍🎓:一💅🏻🪼、古文字学的范围和其历史,二、文字的起源和其演变。

  下编🔃🛀🏼:一、为什么要研究古文字和怎样去研究它⛹🏼‍♂️,二🛀🏽、一个古文字学者所应当研究的基本学科,三🙎🏼‍♂️、古文字的搜集和整理🙎🏻‍♂️,四、怎样去认识古文字,五、研究古文字的戒律,六😗、应用古文字学。

  作者自序中谓,本书写作之目的是:“以期建立起是非的标准,并开辟出研究这一学科的新途径🫔。”

  上编主要是论述由古文字的立场去研究文字学,下编是阐明研究古文字学的方法和规则💅🏿◻️。

  唐氏综合前人经验,提出识别古文字的一些方法,较重要的有三点🏭:

  一、对照法(或比较法)📆:从各个时代字体变化进行比较。如:从今天还保存象形的日、山、行等字,可推知它们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又如:“乄”字🟢🤷🏻,甲骨文、金文常见,我们读《诅楚文》,就可以知道是“巫咸”的“巫”字。

  二、推勘法💏:即运用辞例推勘来认识古字。如:金文的“眉寿”和“高弘有庆”就是用文献推勘法释读出来的。

  三👩🏼‍🚀、偏旁分析法:即把一个字分成若干单体,先认识这些单体💾,再结合认识整个字。如认识了甲骨文的“斤”字🧕🏻,通过它就可以认识以斤为偏旁的斲、斳、斫🧑🏻‍🦽、兵等二十一个字(按🙆‍♀️:作者所释的群字中,有的只能视为隶定,还不能称为释文)。用这种方法,可以找到字与字的联系,从而能认识较多的字👴。

  总之,唐氏所总结的识别古文字的方法是可取的,这也是学者们研究中常常使用的方法👩🏼‍✈️🏀。此书直至现在,对学习古文字的人来说仍是一本较好的入门书。

  对本书的评论,有池田末利:《唐兰的古文字学导论》,载日本《甲骨学》一至二期,1952年10月。

14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3 | 只看该作者

  144、卜辞时代的文学和卜辞文学

  唐兰著🍓。载I936年(民国二十五年)7月《清华学报》十一卷第三期🏨。

  全文分五章:

  一🏋🏼‍♀️、卜辞时代的社会和文化🤴🏽👸🏻:商代已是青铜时代,氏族组织是父系家长制度👨🏼‍🦰。那时已有很高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从夏代开始的✊,而一直到周代还继续着🤽🏼‍♀️,商民族正处于极盛的时期👩🏿‍🎓,

  二🤾‍♀️、卜辞时代的一般文学:夏代是文学刚萌芽的时代,有许多史诗或短文遗留下来。商代至周初的文学🐊,则非常灿烂✅。这种古代文体一直到春秋时才衰歇👩🏿‍🦳🍲。
  商代的文学可用《商书》来代表。《商书》里譬喻和格言甚多,有时还见到韵文。

  三、铭识的起源和卜辞时代的铭识🫶🏼🤱:地下材料里的铭识,尤其是铜器铭识,起源太迟,所以不能代表商代文学。但也有些句子,偶然反映出那时代是有很高的文学的。

  四、卜辞文学🤹🏽‍♂️:卜辞是一部分档案而不是纯粹文学,不能代表商代文学🏋🏽‍♀️。它有形式的拘束,所以在文学方面不能十分发展。但有许多极精美的句子,在文学史上占极重要的地位🕵️‍♀️🦆,并且可以证明商代的文学已十分发展,和周代相差不远。
  在此章第三节“卜辞文学的研究”中🫠,作者从数万片卜辞中节去卜、贞等字,截取精华的断句六十七条,又选取较完整之卜辞十二条作为示例。

  五、结论。

  这是第一篇从文学角度研究卜辞的文章👩🏻‍🚀,对研究卜辞文学和我国古代文学史🤹🏻,都有参考价值。

14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4 | 只看该作者

  145、骨文例

  董作宾著。载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2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一分本🛶。又👩🏼‍🏫,收入1977年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董作宾先生全集》甲编第三册✍🏿。

  全文分三章:一🦻、整理骨文例之方法及材料:就第一、二👖、三次发掘殷墟所得之卜用骨版😈👩🏻‍🚀,取其版片较大、可定部位者🧓🏿,计二百一十一版🦋🦪,卜辞四百八十九例,作为基本材料。已著录者♖💇,仅取《殷虚书契菁华》一种🥋🪜。

  二、卜法🛃:(甲)钻⚇、凿👐,其排列🏃🏻,上半狭处有一行或两行者🍍,以下渐宽👭🏻,行亦渐多,逐次增加,有至四、五♚、六行者。其数量,正面最少者仅一凿,多者由五乃至二十九个👨🏻‍🦱。背面由十八乃至七十。正面钻凿处皆在中部下方,背面则多在中部上方及骨之两边。(乙)灼兆,右胛骨🚞,灼于凿之在♏️,正面则兆皆右向;在胛骨,灼于凿之右✧,正面则兆皆左向👳🏽。这是灼骨见兆之常例🏄🏻‍♀️。

  三、文例:(甲)胛甲之正面、背面刻辞例:胛骨正面之刻辞最多者在左胛骨之右😚,右胛骨之左,此两部分占全版刻辞十之七八💶。左胛之左,右胛之右,下半骨质较松疏,故仅上半可以刻辞,刻辞则占十之二、三🧑🏼‍🦳。中部往往不用,故刻辞不及十分之
  行文之通例:凡完全之胛骨,无论左右🙌,缘近边两行之刻辞,在左方🌶,皆为下行而左,间有下行及左行者🫷🚅;在右方,皆为下行而右🧡,亦间有下行及右行者,左胛骨中部如有刻辞,则下行而右,右胛骨中部则下行而左。
  (乙)胛骨之骨臼刻辞例🤏🏽:骨臼刻辞是一种记事而非贞卜之辞🫃🏼,仅为武丁时之一种风气👰🏻,刻辞无有定例。

  此文之后🤙🏽,附关于凿、灼及辞例之图三十幅。

14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4 | 只看该作者

  146、商王名号考

  陈梦家著🚭。载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0月8日重庆《中央日报》《读书》第一号🪬🦿。又🧑🏻‍🏫,改订后载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6月《燕京学报》第二十七期🍎。

  全篇分六章🏄‍♂️:

  一、殷代先公先王分为三系:第一系自夒至王恒,第二系自上甲至示癸🤽🏽‍♀️👱🏿‍♀️,第三系自大乙至帝辛。

  二、第一系所列之先公🛍,与《史记。殷本纪》所述不同🫱🏽。

  三、第二系先王,《殷本纪》所列之次序有误。

  四☪️、第三系先王,与《史记·殷本纪》、《三代世表》、《汉书·古今人名表》所记大略相同㊙️。将卜辞和《史记》🏊🏻‍♀️🕓、《汉书》的称名、世次列表比较🦍。

  五、商人名其先公先王〽️,可分两大类:

  1、以人物的象形为名🚮,其上或加“高且”,或加“王”,或不加。第一系的称名法属此。2、以所祭之日为庙号而于日干上加区别字,其加法👩🏻‍🏫🎎:(甲)表示神主宗庙的👩🏽‍🍼,如主💹👶🏻、示、且、匚🪹、帝✨、宗等,第二系的称名法只用此法:(乙)表示先后次序的🥼,如高且🦅、后且🥟、大、小、上、下、外、中、南、三、四等🪫,第三系的称名法用此🪟:(丙)以生称而附益的1️⃣,如兔甲、般庚、武乙、康丁的“兔”🍕、“般”、“武”👨🏼‍🏫、“康”等,第三系的称名法用此🤤。

  六、说唐、雍、兔、康、武、文武均为生称。

15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21:54 | 只看该作者

  147、卜辞杂例

  胡厚宣著。载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八本第三分本🙅🏼‍♂️。

  作者列举甲骨卜辞较特殊之文例二十八类,共二百七十六条卜辞✍🏽,各类卜辞按时代先后而排列。文末👩🏻‍🦯‍➡️,附各类甲骨摹本七十五片🥪。目次如下:

  1、奇字例,3🙍🏿‍♀️、衍字例,3👰🏻‍♂️、误字例🙆🏻‍♀️,4、添宇例,5、删字例,6🧘🏻、删字又添例✧,7、空字未刻例🕙,8、疑字画图例,9、文字倒书例,10、人名倒称例,11、干支倒称例🚴🏽‍♂️,12🤷🏿‍♂️、成语倒称例🛀🏼,13🙎‍♀️、方国倒称例,14🧑🏼‍💼、文字侧书例💺,15、数字侧书例🧏🏼‍♀️,16、一字析书例🧗,17🏟👮‍♀️、行款错误例,18、左右横行例,119🖐🏽、追刻卜辞例,20、两史同贞例,21🦠🧑🏽‍✈️、先祖世次颠倒例:22🎏、多辞左右错行例🚵‍♂️,23、一辞左右兼行例,14、兽骨卜辞对贞例,25、兽骨相间刻辞例🕵️‍♀️🤛🏿,26、一辞分成两段例,27、正反面文字相倒例,28🏃‍♂️‍➡️、同面文字倒正错综例🧜🏽‍♂️。

  本文所列举的大多数例子都是正确的,对研究卜辞的文例、行款很有参考价值🏒。

  但是🗯,文中也有一些地方欠妥,例如:

  1👨🏻‍🦼‍➡️、第8类疑字画图例,第114条卜辞举了《库》1988,认为该片卜辞“于‘妣’及‘子’后皆画图,盖以记录者失考,乃以画图以塞之也🤚🏻。”实际上,是“丁”字而不是圉📘,是“妣丁”🚵🏿‍♂️、“子丁”。武丁时的“自组卜辞”常见将“丁”字写成圆圈状的。

  2、第13类方国倒称例,第150条卜辞👶🏽,列举《佚》234,的“方夷”,查对原片🤹🏼‍♂️,该辞应为“辛丑卜,丙逆方”,夷字应属另一行。

  3、第26类一辞分成两段例,所举的几条卜辞,如:《前》1.52.5🧑🏻‍🚀、《续》3·7·4、《福》7等均应属两段卜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富达平台网站

GMT+8, 2025-4-26 16:02 , Processed in 1.06334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