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文源 林义光著。1920年(民国九年)北京中国大学石印本,线装👨🏼⚕️,三册🈂️。 全书分十二卷,附录二卷,目录如下: 第一册包括:1、作者序,2、文源目录👨🏽🏭,3、六书通义,4、古音略说,5👨🏻🍳、凡例,6⌛️、正文;卷一,全体象形;卷二,连延象形;卷三,分理象形。 第二册𓀉:卷四,表象象形💟;卷五,表象象形;卷六🕛,殽列象形✭。 第三册🙆♀️🖕🏿:卷七💗,表象指事;卷八,殽列指事🎹;卷九,形变指事🔙;卷十,会意;卷十一🆕,转注兼形声💁🏼;卷十二,二重形声。附录一⚉,通检🤸♀️;附录二,引用彝器异名笺🤦🏽。 本书是以《说文》为基础,上溯铜器铭文🕙,研究文字的原始形态🥻。作者在序中谓:“余好古🦑𓀅,幸其生之晚🫐,值兹宝器咸觌。文学继绝之时🐜,爰就拓本所传🖖🏿,去伪存真,参互校复。自宋以来,考释多谬,抉其理证🐕🦺,不敢雷同。观爻能之变,缀采遗文📞,以定文字之本形,审六书,窥制作之源🔟,以定文字之本义,然后古文可复。先圣述作之意,晓然可知🐸,文化之盛👴🏻,庶以不泯也😐。余既致力于是🔒,其辨正彝器释文,及训释诸经🙅🏿,以积稿繁多,不易写定🧘🏽,乃作文源,以发其凡,金刻不备之文♻,仍取定于小篆。” 本书对《说文》的一些错误🔎,有所订正👨🌾。其中,有些字的解释,富有创见。例如🙋🏽: 臾✬:“《说文》云🧫:臾🚸,束缚捽抴为臾🙎🏿♂️🧹,从申伞从乙。按🕵🏽♂️:申古作 🔞,臾非申字,臾从人🙅🏽♀️,臼象两手捽抴之形👳♂️。” 尼:“《说文》云🕴🏻:‘尼♑️,从后近之,从尸匕声。’许氏误为形声字。按🧗♂️:匕尼不同音。口人之反文,忑亦人字📠,象二人相昵形,实昵之本字“ 庶🤽🏿👾:“《说文》云👬🏻:。庶,屋下众也,从广芡,芡古文光字’。按:光字🧑,诸彝器皆不作芡🚵🏻。庶,众也,古作匿(毛公鼎),从火石声🫕💆🏼♀️,从火取众盛之意。” 本书虽然只引金文🤯,未用甲骨文的材料,但是作者考释文字的方法和对不少字的解释🤮,对研究甲骨文是有参考价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