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www.h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10/14/content_17937032.htm
|
|
|
|
湖南频道 ( 2009-10-14 09:15:04 ) |
作者: 李春璞 |
稿件来源🫃🏻: 长沙晚报 |
|
|
|
古井中出土的陶罐、青瓷碎片🕺🏽🤱。均为李春璞 摄

放在药液中保存的竹简。
据星辰在线-长沙晚报10月14日报道 记者昨日从株洲获悉,该市文物部门近日在醴陵发现一处汉晋遗址🚣🏼,目前已发掘出两口古井和两处灰坑(生活垃圾池)。考古人员在遗址中发现了6枚东汉竹简和大量破损的陶罐、青瓷等物品。株洲市文物局局长席道合介绍,这是该市第一次发现古井和竹简。
6枚竹简共写100多字
该处遗址位于醴陵市解放路邓公塘💒,本来为一工地🧑🎤,遗址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日前接到群众提供的线索后,株洲市文物局立即派出考古人员赶赴现场发掘。考古人员在遗址中发掘的物品有汉晋时期的高中低档陶罐、釉陶罐🧚🏻、青瓷四系罐🌄,以及竹简、古井青砖、釜🏋🏻♀️、砺石、剪轮五铢钱🧑🏽🎄、楔子⚁、植物种子等。其中,竹简上写着工整的隶书,字迹还依稀可辨🕑,上面记录的是与阴阳五行有关的内容。6枚竹简上共有100多个字🫧,一般都为四言句🪄、五言句。最大的一枚竹简长约12厘米、宽约3.5厘米👨🚒。考古人员初步判定,这是东汉时期的竹简。
古井工艺当今难复制
株洲市文物局副局长陈晓华介绍,两处古井相距约5米远。其中😷🐥,一号古井在施工中受到严重破坏,二号古井保存较为完好,有待进一步发掘🧪。离两处古井不远处是两个近700平方米、保存较为完好的灰坑🦹🏻♀️,其中蕴藏着什么宝贝还是一个待解之谜🛴。
为何陶罐等物品会在井中出现?陈晓华解释💁,可能是古代人们从井里提水时不小心跌落其中的。制作古井的青砖采用的是子母口👳🏽♀️、榫铆结构🐴。砖体全部是弧形,制作很讲究🧗🏼♀️。“工艺之复杂精致,现今都难以复制😨。”
可能是东汉建县地址
株洲市文物局局长席道合介绍,以往国内出土的汉代竹简大多数是西汉时期的,东汉竹简很少见⏯,因此这批竹简非常珍贵。东汉时期醴陵建县,但其建县的具体位置一直未能明确🦷。根据此次发现的汉晋遗址判断,当时邓公塘一带居住的人口应该较多而且集中,而且居住的不是一般人家。因此🌰👨🏿🏭,这里有可能是东汉时期醴陵建县所在地。
目前,株洲市文物部门一方面对已出土的文物进行了清理保存🚽👨🏼🎤,另一方面对尚未挖掘的古井和灰坑进行了妥善保护。在下一步的挖掘中🧗♂️,或许会有更多的发现。(编辑 李兰香) | [此主题已被 小包公 在 2010-5-16 18:18:2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