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老师行家♓️:这是什么字🔶?
第一幅是一件石器上的文字🧝🏻♂️🚰,第二件是一个小玉器上的文字🪒。这究竟是什么字呢?恳请各位行家认读解释👴🏿。
石器上的文字🦹🏻🌌:
玉器上的字:
楼上这位:你发的多张图片🔦,看后感觉都是假的。玉器没见到原物,不敢说真假,但字都是假的没疑问。现在造假极为普遍,不要轻易上当。
汗顏,對戰國文字不熟🦊,只認出石器上前二字:為、呈
玉器上第一字個人存疑🐯,暫不說。第二字:屮
若有誤🏄♀️,請各位指正
[此主题已被 狂人 在 2009-1-10 13:23:45 编辑过]
一个卖玉器的店主🐒🥌,进了批假古董,来这里打听上头刻的是些什么字。
监定完毕🖐🏽!
“玉器上第一字個人存疑,暫不說。第二字👨🏻🚀:屮”
谢谢你!第二字:屮🙎🏽,读音“彻”。第一个字🧑🏻🏫,我也不认识。
7楼:“都是假的🧏🏻♀️。不必认了。不必发了。谢谢👨⚕️。”
谢谢你了!我不究器物真假,只究字。不过,我看你是什么都不懂✉️,还装懂👨🏻🦳🛠!
谢谢“狂人”网友!
回13楼“外行人”:“建议诸位内行人,对于这类造假古董最好不要替他们鉴定字,这样会间接鼓励、帮忙那些造假售假份子”。
一派毫无根据的胡言👵🏿!
退一步说,就算东西是假的🖥,文字有什么错👩🏽⚕️!这里是讨论文字💆,又不是鉴定古董💃🏽⚫️,“外行人”你着什么急𓀖!
其實這些器物倒未必是假,玉器很難認真假的,可是上頭刻的文字,我覺得古代在器物上刻字還是有些規矩,比方國名人名比方器物名稱,再怎樣簡單的文句,也沒有這樣的,看文字形體很像六國文字,如果是這樣,就更不會沒頭沒尾,所以說是假的,既然文字是假的,花精神在上頭就沒有意思
玉兄也不必生氣,即使意見你不喜歡,來此交流各種正反意見都是好的,您說是吧,加油囉
谢谢“marc”!你的意见很好。
不过,有一点我不太同意。玉器🧑🏽🍳、石器大多都是小件,仅写几个字是常有的事。这与青铜器不一样。就算是青铜器,也常有仅几个字的,如大家熟知的“司母戊”、“司母辛”等,不能因为字少➡️,就说它没头没尾;所以也不能因为字少就断为假。
真心讨论古文字🚸,希望交朋友,无意争吵。希望大家多讨论🧝👨🏻🎤!
討論古文字,即是像我只是業餘愛好,也大約要先有一些基本的認識才好
我不敢說自己一定就是對的,大家參考參考好了
比方您舉的兩件,一件文字的書體像是陶文甲骨文,另一件像是帛書
好, 我看過的甲骨文沒有這種字型, 非禾非人,甲骨文看來簡單,筆劃也常變化
可是你看多了,也就明白有一定的格式GESTURE,玉器上這個是沒有的
帛書的環境是要求快寫,用的是毛筆,如果寫在玉器上,用刀刻是沒法寫成轉筆的
除非是現代工具,或是照片合成, 如果還要說,那就是刻字的痕跡太新,在土裡埋了幾千年的東西
不會有這樣的字跡, 比如等型的青銅器,出土的一定比新造的要輕四分之一以上, 質脆疏鬆
鏽色深刻也不是一般銅綠,銘文的格式差別更大,坦白說,如果不是清楚斷代的古文專家,
還真的寫不出一篇挑不出大毛病的文章
有的商周時代器物銘文沒有很多,可是一樣可以從外飾紋形辨別,另外比較重要的是
這個器物何以要刻字?前面說有些器物沒有幾個字,因為本來一開始這些鍋碗瓢盆都是
實用至上的東西,刻啥字啊?只有後來做為禮物餽贈紀念賞賜或是紀錄事件有了更重要的附加價值才需要啊
那兩件玉器看來最多是玉鈎的部分,就算真品也很少有字,有字也是小字,
哪有那麼大那麼明顯的例子呢?如果有就破壞美感啦
我自己學古文字,之前先把相關典籍詩書易左國山楚讀過,然後先讀劉鶚然後四堂文章,然後再唐岑魯胡李裘,然後是近人學者文章,順著時間望下讀,中間對照說文,這樣也只能讓自己少出點錯罷了
古文字難啊
玉祖堂兄,您说别人“什么都不懂,还装懂”或许有可能,说一上的话我看就不大合适了吧?
“我不究器物真假🪛,只究字”🧖🏽,不要说这器不对,就是真器上加刻伪铭也是极其常见的。
而从照片来看,这些“刻画”,属于常见的低仿😛,恐怕缺少讨论的必要🤗。
至于大家凭什么下这样的结论🚶,我想,将来您是会明白的。
[此主题已被 狂人 在 2009-1-13 22:13:48 编辑过]
19楼👨🏽🍼,你说的也没什么道理,你也没说出什么道理出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话都不要说得太满了,太绝了♨️!
因此👞,很欣赏18楼的态度🧆。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