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类文字的产生
在第一章讲过,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系统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语句。而语句是由“语音(包括元音、辅音和声调)”、“语意”、“语法”、“语气”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其中“语音”和“语意”构成语言的单词💅🏿。语意是语言的内容,语音是语意的一种外表形式🙇🏼♂️,即可听形式。语音的发送器官是口,接受器官是耳。
文字是用来表示语言单词的另一种外表形式,即可视形式🏂🏼。所以,它由字形、字意、字音三要素构成。它的发送器官是手💇🏿♂️,接受器官是眼。所以,它必须有“形”🧑✈️,没有“形”𓀆,眼就不能收👨🚀;字形是字意的外表(可视形式),字意是字的内容🤦♀️,没有它,字形就失去了意义(跑空车)。字音是字意的第二个外表形式➡️,没有它,就不能使它与语音联系起来🌕,不能实现“意🧘🏽、音”双记忆📯,实现意、音转换,不能通过语音将词义传递到别人的耳朵里。所以,从文字对语言的关系上看,文字系统的完全形式应当是由一个表示“词音”的元件体系和一个表示“词意”的元件体系,按一个构字规则结合成一个“字形体系”🙍🏻。在这种体系里👩👩👦,每一个字里👨🏻🦼➡️,既有直接表音的元件,也有直接表意的元件✍🏿。这种文字就叫“意、音双表的文字”。这种文字能完全地表示所对应的语言单词的词音、词意,所以🧳,同所对应的语言一样易学。但是,这种文字只能在“语音多载的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上,并以“音素符号”为“表音元件体系”才能建立起来。其他性质的语言和符号是不行的🏋️♀️。
因为语音与语意是统一于单词的,所以,文字不论“以形表意”👩🏼🌾,还是“以形表音”,都可以被人们当作思想交流的工具使用🐩。同时🧔🏿♀️,在实际的文字创造过程中🤾🏿,由于语言性质和人们认识能力的限制,只出现了 “直接表音间接表意的文字系统”
欢迎光临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学术论坛 (/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4